北师大二附中官微

二附中校友基金会



【“ 我们在二附等你!”系列 2 】全面发展、学有所长的课程体系

信息来自: 发生时间:2020-05-21 点击量:

1


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
遨游神奇的自然世界
宽广丰厚的课程张开怀抱迎接富有朝气的你



在追梦的路上,让我们一起用丰厚的课程引领你穿越书山学海!
愿即将出发的你,正在路上的你,都能不负努力,如意抵达。

     我们在二附等你! 


   

秉承“人文”与“自主”的学校文化,基于学生差异和志趣发展,构建三级课程,唤醒学生潜能,夯实基础素养,满足学生个性发展,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。

 

     

   << 基础素养类课程

   8 丰富的课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

      

   课程内容涵盖国家课程和部分通选类校本课程,全面落实学科课程标准,保证学术基础素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为学生多样发展奠定知识、方法、能力和品质的基础。
   部分国家课程实施分级教学,夯实学科基础,培育学科素养。通选类校本课程包括讲座类、社会实践类、综合选修类、社团类等。


  = 国家课程分级实施


     = 讲座类课程

   设置有多系列、多方向讲座课程。多系列包括“诺奖讲堂”、“名人讲堂”、“名师讲堂”等;多方向包括自然科学、人文社会、哲学历史、艺术技术等。

        学生在校期间,采取必选与限选相结合方式,完成一定数量的讲座类课程学习。

 

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= 社会实践课程

   每学期有不同主题的长途与短途社会实践线路。长途线路包括西北敦煌-酒泉科技之旅、徽浙江南文化考察、河南中原文化考察、陕西秦汉唐文化考察等。短途包括走进污水处理厂、农科院、现代文学馆、中国航天研究院、大观园、首都博物馆等。



    



长途社会实践课程掠影


( 备注:如果使用360浏览器请使用 极速模式(推荐)观看 )

     = 综合选修类课程

  近年来学校开设了不同学习领域的选修课,丰富和多样的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,引导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。

 


 

  

  = 社团类课程

   每学期成立40个左右社团,或是教师管理下的学生自主建设,或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。社团包括晶体社、人工智能社、创意交互与设计社、航模社、半亩方塘社、国学社、HP凤凰社、动漫社、DIY手工社、涂鸦社、推理社、思辨社、乐队社、轮滑社等。



      

  << 特色发展类课程

    8 不同领域的课程群,帮助学生明晰发展方向。

    

   基于学生不同志向,建设不同领域的课程群,以提升能力为目标,促进学生特色发展。
         人文方向
       课程以“联合型”和“综合性”为特点,引导学生进行宽视野、多角度问题解决。课程包括跨学科联合课程、人文自主研修课程、文综时事专题研究课程等。学校为人文方向的学生开设了“ 诗乐舞创意展示 ”、“书画”等艺术课程。


 

  

          数理方向
        以“研究型”和“拓展型”为特点,引导学生深度体验数理学科思想,培养数理学科素养。包括自主研修、阅读与写作、数学建模、数理拓展、科学实验、课题研究等。学校为数理方向的学生开设了“合唱”艺术课程。



    工程技术方向 
       
以“实践性”和“创新性”为特点,建设物质与材料、工程与技术、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、几何智能机器人四个方向的项目课程,课程内容包括项目研究基础课程、项目研究实践课程(I)和(II),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学校为工程技术方向的学生开设了“创意设计”艺术课程。




    

        综合方向
       
以“思维发展”为核心,发挥数字化学习方式,通过思维工具学习与实践,优化思维过程,提升思维能力。包括思维导图、概念图、批判性思维工具等。学校为综合方向的学生开设了“素质舞蹈”艺术课程。

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<< 拔尖创新类课程

        8 精尖课程提供成长支架,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。

    

   学校为具有扎实基础和较高能力、在某一领域学习突出的学生,提供不同的拔尖创新类课程,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,成为某一领域的拔尖创新预备人才。
         科研实践
     
 通过翱翔计划、英才计划、后备人才计划、拔尖计划、清华大学CLS项目等途径,采用校内外资源相结合,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和项目提供支持。


 

      

   •  科技创新    

      通过高水平团队,如航空航天、机器人、天文、人工智能等搭建更高平台,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化的教学和指导。

    

     学科竞赛
       
为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和信息等学科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特长的学生开设学科竞赛课程,促进学生在部分学科的深度学习。




         大学先修
       
采用实体授课和慕课学习相结合,通过文献阅读,理论探讨等形式,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衔接性学习,培养学科的思辨能力。课程内容涵盖中国文学传统、微观经济学、化学反应原理、电磁学、微积分、大学英语等课程。


 

 

       导师工作室
     
“导师工作室”为有天赋和有更高需求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平台支撑。